你的蜜糖,也许是我的毒药,但是我还是会一饮而尽。
星期日, 五月 19, 2013
《大败局2》读书笔记
又是九家企业风云史,看到的是和《大败局1》类似,同样描述了第一桶金到中兴之路到颓然衰败的过程,而且连原因都差不多,但是整体来说成就所在更多在于“顺势”和“有信”,败因一大半是产权、再一半是离开实业疯狂扩张和进入股市资本游戏的不归路,这里要特别提到几个我特别感慨的人:
1、顺驰的孙宏斌。
哥们从进入联想受到柳传志的着力栽培,一心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被柳老大发现之后,痛心的送入监狱,在哥们出来之后,爱才的柳传志还扶持他本钱起家。柳传志这样说他:
“这是一个一眼就把产业看到底的人”
孙宏斌后来做顺驰的确也是一眼把产业看到底了,认定房地产的高涨势头,疯狂的高价拿地,依靠良好的运作手段进行不断的扩张,但是紧绷的资金链由于突如其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断裂,不得不遗憾的惜败。
这是一个战略上成功,而战术上失败的典范,不过在我看来,甚至不是战术失败,而是赌博失败。成则成,败则挂,因为他如果老老实实的拿地,多少年也干不过万科。所以,他败在运气上,当然,高速扩张带来的还有管理、团队方面的短板,这也是一个忧虑的地方。
2、华晨的仰融
哥们也是一个牛逼的英雄呀!从投机式的入局沈阳金杯,利用规则不完善推动沈阳金杯的国内外上市,到很早预见了汽车产业的兴起,实际操盘金杯对抗东风一汽的小解放,然后胸有成竹的进行产业布局,其远见卓识和本事是在让人佩服到死!
遗憾的是没能等到他的中华轿车啸傲江湖,掐灭这个梦想的导火索的,只是因为他准备脱离当地政府的这个小小的却致命的原因。
败在人心呀!
3、健力宝的李经纬
传奇般的产业,传奇般的出局,最近听说刚刚去世。也是产权不明晰的典范。
题图:在健力宝被最终贱卖给张海之后,李经纬在新闻发布会上含泪向天。
星期四, 五月 16, 2013
星期一, 五月 13, 2013
星期日, 五月 12, 2013
《大败局1》读书笔记
《大败局》分析了2000年前,十个赫赫有名的企业从第一桶金,到盛极一时,到逐渐衰败的历史,全书看完有如下体会:
一、第一桶金
那个年代是草莽英雄的年代,国企改制,市场开放,规则不全。总之,就是一片丛林,其中大部分企业是利用保健品行业暴利迅速起家,通过简单粗暴的广告投放迅速完成原始积累。
看准一个成长期的行业,并且在这个行业迅速行动,这是完成第一桶金原始积累的最佳方式。
我以为第一桶金的积累有两种:
A、知识进化。好比石油,存在了几千年,一直都没有用,科技进步之后,汽车工业等对于石油需求增加,这玩意儿的价值就出来了。
B、跨行业整合。所谓隔行如隔山,有眼光看到打通的不同行业的相同本质并为之架设桥梁,就是核心的关键。这个桥梁本身也许就是一个行业,例如现在的互联网。
从可行性来说,第二种或许更为重要。
总之:找准一个行业,并跟随行业的趋势,这一点最重要。
二、走向巅峰
术中提到大部分的公司走向巅峰都是靠一招——广告。那个时代的人民信息缺乏,因此大部分企业的巅峰之路就是利用媒体广告(例如CCAV的标王)这样的工具达到的,其中佼佼者又对于广告方式进行进化补充,例如三株发明了农村刷墙,专家义诊,政府利益共同体等等一系列的战术。
书中说到史玉柱大爷对于广告极度自信,而对于民众的认知极度蔑视,从某种角度来看,他的认知是正确的,从保健品行业取得的成就来看,也是的确如此的。
虽然现在这个时代,是营销过度的时代,层出不穷的“定位”“4p”等理论都是在进行营销的深化。但是我们需要反问,这个时代是不是简单粗暴的“广告——效益”模式已经过时?或许近年来史玉柱大爷的脑白金的成功告诉我们:
广告——效益的简单粗暴模式,哪怕在今天,其实还是在发挥我们在忽视的作用
三、衰落之路
书中提到的企业大体的衰落主要原因如下:
1、财务管理:做大之后的财务管理跟不上企业的迅速膨胀
2、多元化扩张:资金被套入,无法自拔,输血不止,导致主业崩塌
3、公共关系:不会应对危机,出现的时候无从应对,最后被击倒,很多企业都是因为公共形象崩塌然后出现恐慌性挤兑,最后崩盘。
其实更重要的是行业从盛到衰的时候的战略转换,前几天看到有人感慨IBM的牛逼,出售了硬盘业务,现在机械硬盘开始萎缩;出售了PC业务,现在PC市场大幅下滑,这些都是IBM在盈利的时候高估值出售。IBM真是高瞻远瞩的大家。
总之: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,一方面要搞定内部的问题(财务、人员、制度),另外一方面如何保持和寻找新的增长,这一点殊为重要。而在目前中国,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信任,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缺乏信任的国家。
不过,老子现在主要研究第一个问题吧,后面两个问题属于未来。
星期四, 五月 09, 2013
星期三, 五月 08, 2013
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看一句俗话:时间就是金钱
提问:bill gates看到地上有一张100块的钱,他应该不应该弯腰去捡钱?
常见答案:不应该。bill哥一秒钟公司收入几十万,他浪费时间弯腰去捡100块钱的时间,已经挣了几十万了呢,所以不应该去捡钱
虽然这个答案很有冲击力,让人觉得对比鲜明,还特有教化意义,但是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看,这个答案应该是错误的。
正确答案:应该捡钱。因为公司没有他在,照样在运转,照样在给他挣钱,他弯腰不弯腰,这个几十万都能挣到,bill弯腰的机会成本并不是几十万而是基本为0,所以,他应该去捡钱。
从小到大都在说:时间就是金钱,翻译成经济学的语法,其实是说:
所花的时间的机会成本都TMD是金钱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