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布局电子票验票系统。
公司成立的初衷是通过为景区提供信息化系统,当景区的看门人,布局完成之后将门票信息分销给各个OTA。简言之就是做一个总代。
当时主要是和恩方合作,用他们的设备,公司自己开发验票系统,然后期望用这样硬件+软件的方式覆盖景区。但是这样的模式走的不顺,原因有几个:
第一:走的太晚了。景区方面已经被房掌柜等等供应商放了太多的类似的设备
第二:团购兴起的时候,还有很多团购网站也去景区安放和拆除很多设备,反复搞景区已经开始对这样的玩意儿有点不待见。
第三:景区主动性不够。景区大都有政府背景,同时景点也有唯一性的稀缺优势,这方面的推动力度需要很多攻关层面的东西
第四:景区要的东西更直接。景区关心的是可衡量的增长(参见:http://www.uuidea.com/2013/0121/18220.html),而我们很难承诺
第五:景区基本都没有总代这个概念,都是按你的出货量来给返点和佣金,阶梯形式的
第六:需要大量资金,要搞总代,就要包销,包销就要钱。
第七:电子门票本身流水低,利润薄,税点高,如果没有起量,几乎没有利润可言,象同程这样的真他妈的不容易啊,必须有资本进来玩儿。
所以事与愿违,总代这条路没走通。
二、直销旅游产品。
作为第1点的补充,公司接入了淘宝、去哪儿和很多团购渠道,开始以这些为阵地,销售旅游产品。主要的策略是远交近攻:外地的就使用通过其他的大型OTA覆盖的方式来做,本地的就主要通过自己直签。
这期间和很多现有的OTA谈了合作,比如艺龙(酒店)、腾邦(机票)、同程(门票)甚至君宝(充值卡),也直签了一些旅游产品,比如东部华侨城、长隆、万达等等,大大小小。
但是真正成功的只有万达这个偶然掉头上的苹果。原因如下:
第一:作为新进的电商,拿不到优势价格(参考上面说到的包销要钱的问题)
第二:人气高的景点不怕没人,拿不到好价格,人气低的景点没有人,卖不掉。
第三:酒店、机票、充值卡这样的api接入的产品很难放在淘宝和去哪儿卖,一方面价格没有优势,另外一方面无法进行系统再次对接,还有一点是没有资质,比如充值卡
第四:自建b2c商城的努力一直在做,但是一直很难做起来,一方面是需要开发,另外一方面开发本身只是第一步,运营推广需要相当的时间
因此从直销旅游产品来说只有万达因为偶然机会碰到,因为新开业的关系,被jerry果断拿下,成为去年唯一亮点,但是这个亮点很可能无法持续,因为没有更多的苹果(或者说金矿)掉脑门上
三、推广分销系统。
这个点也是创业初期的公司出发点,希望给旅行社打造一个系统,让他们使用这个系统代替传真的方式进行业务操作,公司通过累积系统使用者形成平台,并让这个平台的使用者能够互通有无,
并且在这个上面投入了大量的成本(技术开发人员的成本就很高),但是这个东西到年底才形成雏形,而且缺乏事实检验,未来走向还未可知。原因如下:
第一:没有强有力的核心开发人员,导致开发总是从头开始
第二:分销系统开发的同时还在兼顾一个b2c商城,这个b2c商城是否属于策略的必需需要再思考
第三:现在开发的系统是否真实满足矿工的需要需要验证
第四:这个系统的用户到底是谁,是自由行的矿工,还是团队游的矿工?他们的需求有没有差异性?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总之二和三如何选择,是需要深思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