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几点事实
事实1、我们都有很多联系人,有些人常常联系,有些人偶尔联系,但是这些联系人都因为和我们认识而成为我们的社交网络的一个点
事实2、人的资源和人本身从事的工作或者经历可能完全毫无关系。比如一个老乡的清洁阿姨的儿子可能是国旅副总;再比如一个做旅游的小姑娘,她却有个哥哥在外交部。
事实3、人和人联系的目的很复杂,但是一般都包含两个目的:情感的维系和信息的交换,而对于关系不密切的弱联系人来说,信息交换的目的性更大
事实4、除了情感维系之外,人和人联系的基本属性就两个:我需要什么,我能给予什么。
事实5、当我们有什么需求或者资源的时候,往往会首先和自己频繁的朋友进行沟通,但是最熟悉的朋友却不一定是能帮到我们的人,因为帮人的意愿和帮人的资源是两回事儿
二、互动案例
案例背景:A有两个好朋友B和C,B和C彼此不认识,B有一个很内部的销售渠道资源需要货源,C呢,手上正好有一批货需要找渠道进行快速消化。
接下来,大概会发生什么呢:
情况1,B找到A,问:有没有货,渠道最近找货呢;C也找到A,问:有没有路子,帮忙卖卖货。A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撮合B和C。
情况2,只有B找到A帮忙找货,A于是到处问朋友:有没有货?
情况3,只有C找到A帮忙找渠道,A于是到处问朋友:有没有渠道?
情况4,B和C都不认为A能帮到自己,于是都没有找A,于是B和C就一直没有对接到
显然,最完美的当然是情况1,而频繁出现的当然是情况2和情况3,最多的是应该情况4(值得一提的是,情况2和3还要看A和朋友BC的关系,否则A一个一个帮你问自己的朋友,A也需要人情成本)
三、推演
提问:有没有办法让A不那么辛苦,同时能更有效的帮助B和C对接资源呢?
答案:让B和C的资源互相可视。
根据刚刚的案例,如果A能够变成一个透明化的桥梁,则B和C通过A都能看到对方的资源和需求,那么他们就完全可以直接联系。
如图:如果A有A1、A2和A3三个朋友,那么A有个资源发布的时候,就可以迅速扩散到3个朋友和9个朋友的朋友。
四、最终结论
要能够让我们的社交关系更好的互动,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
1、B和C要清晰说明“我能给予什么”或者“我想得到什么”
2、通过与A的朋友关系,B和C能看到对方的“给予”和“想要”
3、B和C能建立联系直接沟通